棕竹,又称观音竹、筋头竹、棕榈竹、矮棕竹,为棕榈科棕竹属常绿观叶植物。有叶节,包以有褐色网状纤维的叶鞘。丛生灌木,高2-3m,茎干直立圆柱形,有节,直径1.5-3cm,茎纤细如手指,不分枝,有叶节,上部被叶鞘,但分解成稍松散的马尾状淡黑色粗糙而硬的网状纤维。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棕竹
- 英文名称:zongzhu
- 拉丁学名:Rhapis excelsa(Thunb.) Henry ex Rehd. [Chamaerops excdlsa Thunb.]
- 别名:筋头竹、棕树、美三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单子叶植物纲
- 目:初生目
- 科:棕榈科
- 属:棕竹属
- 药品摘录:中华本草
- 药材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竹的叶
- 性味归经:味甘;涩;性平。归入肝、肾二经
- 产区分布:东南亚、我国南部至西南部
棕竹的采收储存
全年均可采收,切碎,晒干
棕竹的用法用量
内服煅炭研末冲,3-6g。
棕竹的功效与作用
收敛止血。主鼻衄;咯血;吐血;产后出血过多
棕竹的名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粗棕竹的须根用于接骨。
主要价值
编辑
药用价值
性味
味甘;涩;性平
功能主治
棕竹叶:收敛止血;主鼻衄;咯血;吐血;产后出血过多
棕竹根:祛风除湿;收敛止血;风湿痹痛;鼻衄;咯血;跌打劳伤
用法用量:内服
棕竹叶:煅炭研末冲,3-6g。
棕竹根:煎汤,9-20g,鲜品可用至9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