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语网 » 百科资料 » 国宝中药 » 紫菀

紫菀

紫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紫菀
英文名称:ziwan
拉丁学名:Aster tataricus L. F.
别名:青菀、紫葥、返魂草根、夜牵牛、紫菀茸、关公须
药品摘录:中华本草
药材来源: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和根茎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归肺经
采收时间:三月,十二月
产区分布:安徽,河北

禁忌与副作用

有实热者忌服。

用量不宜超过10g。

阴虚火旺及实热咳嗽者不宜用。

品种特点

易虫易霉,生长期1-3年,采挖(摘)加工费工时,家种主供

采收储存

10月下旬至翌年刂春,待地上部分枯萎后,挖掘根部,除去枯叶,将细根编成小辫状,晒至全干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10g;或入丸、散。

营养价值

紫菀主含无羁萜醇、无羁萜、紫菀酮、紫菀皂苷、槲皮素及毛叶醇、乙酸毛叶酯、茴香醚、脂肪酸、芳香族酸等。具有祛痰、镇咳、抗菌、抗病毒、抗癌等作用。

1、紫菀有镇咳、祛痰作用。
2、紫菀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杆菌、致病性皮肤真菌和流感病毒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3、紫菀有利尿作用,其有效成分是槲皮素。
4、紫菀有抗肿瘤作用,还有溶血作用。

食用方法

紫菀的选方

1、治伤寒后肺痿劳嗽、唾脓血腥臭:紫菀、门冬、贝母各30g,桔梗、生地黄各45g,百合、知母各0.9g。将以上7味中药研成细末。每服12g,水煎,去渣,取汁,温服。

2、治妊娠咳嗽不止、胎动不安:紫菀、天门冬各30g,桔梗15g,甘草、苦杏仁、桑白皮各6.5g。将以上6味中药细切。每服9g。加少量竹茶,水煎,去渣,取汁,入蜜半茶匙,再煎两沸,温服。

3、化痰止咳:紫菀幼嫩苗适量。洗净,开水浸烫1~2分钟, 经晒干或烘干保存。吃前开水浸泡,炒食或做汤。

4、温肺下气:紫菀幼嫩苗250g,紫菀幼嫩苗去根、洗净。油锅烧至六成热,入紫菀翻炒,加入盐,炒熟即成。

5、治咳嗽:紫菀、桔梗、苦杏仁、浙贝母各8g,沙参、麦冬、制枇杷叶各10g,白前、炙麻黄、甘草各5g,石膏12g,芦根20g。水煎去渣, 取汁,温水送服。每日1次。

紫菀的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6~9g,水煎服或入丸、散。

功效与作用

1、《本草经疏》紫菀,观其能开喉痹,取恶涎,则辛散之功烈矣,而其性温,肺病咳逆喘嗽,皆阴虚肺热证也,不宜专用及多用,即用亦须与天门冬、百部、麦冬、桑白皮苦寒之药参用,则无害。

2、《本草通玄》紫菀,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然非独用、多用不能速效,小便不通及溺血者服一两立效。

3、《本草正》紫菀,辛能入肺,苦能降气,故治咳嗽上气、痰喘,惟肺实气壅,或火邪刑金而致咳唾脓血者,乃可用之。观陶氏《别录》谓其补不足,治五劳体虚,其亦言之过也。

4、《药品化义》紫菀,味甘而带苦,性凉而体润,恰合肺部血分。主治肺焦叶举,久嗽痰中带血,及肺痿,痰喘,消渴,使肺窍有清凉沛泽之功。用入肝经,凡劳热不足,肝之表病也;蓄热结气,肝之里病也;吐血衄血,肝之逆上也;便血溺血,肝之妄下也;无不奏效。因其体润,善能滋肾,盖肾主二便,以此润大便燥结,利小便短赤,开发阴阳,宣通壅滞,大有神功。同生地、麦冬入心,宁神养血。同丹皮、赤芍入胃,清热凉血。其桑皮为肺中气药,紫菀为肺中血药,宜分别用。

5、《本经逢原》紫菀,肺金血分之药,《本经》止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取性疏利肺经血气也。去蛊毒痿者,以其辛苦微温,能散结降气,蛊毒自不能留,痿由肺热叶焦,紫菀专通肺气,使热从溲便去耳。《别录》疗嘛咳唾脓血,大明消痰止渴,皆滋肺经血气之效。《金匮》泽漆汤用以治咳血而脉沉者,咳属肺,脉沉则血分之病也。亦治下痢肺病,与紫参同功。

6、《本草正义》紫菀,柔润有余,虽曰苦宰而温,非燥烈可比,专能开泄肺郁,定咳降逆,宣通窒滞,兼疏肺家气血。凡风寒外束,肺气壅塞,咳呛不爽,喘促哮吼,及气火燔灼,郁为肺痈,咳吐脓血,痰臭腥秽诸证,无不治之。而寒饮蟠踞,浊涎胶固,喉中如水鸡声者,尤为相宜。惟其温而不热,润而不燥,所以寒热皆宜,无所避忌。

7、《药性论》补虚下气。治脑胁逆气,劳气虚热。

8、《唐本草》治气喘,阴痿。

9、《日华子本草》调中及肺痿吐血,消痰止咳。

10、《本草衍义》益肺气。

11、宁原《食鉴本草》主肺经虚热,开喉痹,取恶涎。

12、《本草从新》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又能通利小肠。

13、《本草再新》润肺下气、寒痰及虚喘者宜之。

紫菀的功效

1、温肺止咳

紫菀入药以后能温肺止咳,它味辛性温,可以入肺经,能有效驱除肺部风寒,它对人类因风寒引起的咳嗽和气喘等症有明显治疗作用,另外中药紫菀还能润燥止咳,它对人类的干咳无痰和咽干鼻燥以及头痛等症也有明显治疗作用。

2、抗菌消炎

紫菀是一种能抗菌消炎的中药材,它对人体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还有伤寒杆菌和皮肤上的感觉都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减少这些病菌对人体组织细胞的伤害,平时可以用于人类多种炎症和病毒性疾病的治疗。

3、止血

紫菀入药以后还具有出色的止血作用,特别是人们出现咳血和吐血等不良症状时,都可以直接用紫菀进行治疗,治疗时需要把紫菀与茜根按一比一的比例准备好,再把它们研成细末,加蜂蜜调成药丸,直接放在嘴里含化服用就可以。

4、润燥通便

紫菀入药以后对人类的习惯性便秘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它能缓解肠燥通利大便,平时需要冶疗时可以把中药紫菀与苦杏仁以及当归等中药材一起搭配使用,能让人们习惯性便秘的症状很快减轻。另外人们出现小便不利时也能用紫菀进行治疗,特别是把它与车前子搭配在一起服用,治疗效果特别出色。

名家论述

1.《本草经疏》紫菀,观其能开喉痹,取恶涎,则辛散之功烈矣,而其性温,肺病咳逆喘嗽,皆阴虚肺热证也,不宜专用及多用,即用亦须与天门冬、百部、麦冬、桑白皮苦寒之药参用,则无害。

2.《本草通玄》紫菀,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然非独用、多用不能速效,小便不通及溺血者服一两立效。

3.《本草正》紫菀,辛能入肺,苦能降气,故治咳嗽上气、痰喘,惟肺实气壅,或火邪刑金而致咳唾脓血者,乃可用之。观陶氏《别录》谓其补不足,治五劳体虚,其亦言之过也。

4.《药品化义》紫菀,味甘而带苦,性凉而体润,恰合肺部血分。主治肺焦叶举,久嗽痰中带血,及肺痿,痰喘,消渴,使肺窍有清凉沛泽之功。用入肝经,凡劳热不足,肝之表病也;蓄热结气,肝之里病也;吐血衄血,肝之逆上也;便血溺血,肝之妄下也;无不奏效。因其体润,善能滋肾,盖肾主二便,以此润大便燥结,利小便短赤,开发阴阳,宣通壅滞,大有神功。同生地、麦冬入心,宁神养血。同丹皮、赤芍入胃,清热凉血。其桑皮为肺中气药,紫菀为肺中血药,宜分别用。

5.《本经逢原》紫菀,肺金血分之药,《本经》止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取性疏利肺经血气也。去蛊毒痿者,以其辛苦微温,能散结降气,蛊毒自不能留,痿由肺热叶焦,紫菀专通肺气,使热从溲便去耳。《别录》疗嘛咳唾脓血,大明消痰止渴,皆滋肺经血气之效。《金匮》泽漆汤用以治咳血而脉沉者,咳属肺,脉沉则血分之病也。亦治下痢肺病,与紫参同功。

6.《本草正义》紫菀,柔润有余,虽曰苦宰而温,非燥烈可比,专能开泄肺郁,定咳降逆,宣通窒滞,兼疏肺家气血。凡风寒外束,肺气壅塞,咳呛不爽,喘促哮吼,及气火燔灼,郁为肺痈,咳吐脓血,痰臭腥秽诸证,无不治之。而寒饮蟠踞,浊涎胶固,喉中如水鸡声者,尤为相宜。惟其温而不热,润而不燥,所以寒热皆宜,无所避忌。景岳谓水亏金燥,咳嗽失血者,非其所宜;石顽谓阴虚肺热干咳者忌之;盖恐开泄太过,重伤肺金,又恐辛温之性,或至助火。要之虚劳作嗽,亦必有浊痰阻塞肺窍,故频频作咳,以求其通,不为开之,咳亦不止,以此温润之品,泄化垢腻,顺调气机,而不伤于正,不偏于燥,又不犯寒凉遏抑、滋腻恋邪等弊,岂非正治且柔润之质,必不偏热,较之二冬、二母,名为滋阴,而群阴腻滞,阻塞隧道者,相去犹远。惟实火作咳,及肺痈成脓者,则紫菀虽能泄降,微嫌其近于辛温,不可重任,然借为向导,以捣穴犁庭,亦无不可。总之,肺金窒塞,无论为寒为火,皆有非此不开之势。

7.《本经》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安五藏。

8.《别录》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

9.《药性论》补虚下气。治脑胁逆气,劳气虚热。

10.《唐本草》治气喘,阴痿。

11.《日华子本草》调中及肺痿吐血,消痰止咳。

12.《本草衍义》益肺气。13.王好古主息贲。

13.宁原《食鉴本草》主肺经虚热,开喉痹,取恶涎。

14.《本草从新》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又能通利小肠。

15.《本草再新》润肺下气、寒痰及虚喘者宜之。

紫菀的注意事项

有实热者忌服。1.《本草经集注》款冬为使。恶天雄、瞿麦、雷丸、远志。畏茵陈蒿。2.《唐本草》恶藁本。3.《本草正》劳伤肺肾、水亏金燥而咳喘失血者非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农语网 » 紫菀

相关文章

公众号:南庭晚风

260172269

别墅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