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语网 » 百科资料 » 国宝中药 » 岩青菜

岩青菜

岩青菜

岩青菜,中药名。为苦苣苔科植物鄂西粗筒苣苔的全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岩青菜
英文名称:yanqingcai
拉丁学名:Briggsia speciosa (Hemsl.) Craib.
别名:雅头还羊、丫头还阳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
科:苦苣苔科
属:粗筒苣苔属
种:鄂西粗筒苣苔
药品摘录:中华本草
药材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鄂西粗筒苣苔的全草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平。
采收时间:春、夏季
产区分布:湖北西部、湖南西南部、四川东部

采收储存

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食用方法

内服煎汤

功效与作用

祛风解表;解毒消肿。主感冒头痛;筋骨疼痛;痈疮肿毒

名家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解表,祛风,活血,消肿毒。主治小儿惊风,感冒头痛,筋骨酸痛。外治痈,无名肿毒,外耳渗出性湿疹。”

入药部位

全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无茎草本。叶全部基生,具叶柄;叶片长圆形或椭圆状狭长圆形,长3-8厘米,宽0.8-3.2厘米,顶端钝,向基部渐窄而偏斜,边缘具锯齿和钝齿,两面被白色贴伏柔毛,侧脉每边4-5条,下面微凹陷;叶柄长4.5-12厘米,密被白色柔毛。聚伞花序,1-6条,每花序具1-2花;花序梗长9-16厘米,被褐色长柔毛;苞片2,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7毫米,宽1.5-2毫米,被白色短柔毛,顶端钝,全缘。花萼5裂至近基部,裂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4-6毫米,宽1-3毫米,外面被褐色柔毛,内面无毛。花冠粗筒状,紫红色,下方肿胀,长3.8-5.3厘米,外面疏生短柔毛,内面下唇一侧具两条黄褐色斑纹,有时有紫色斑点;筒长3.6厘米;上唇长9毫米,2裂至中部,裂片宽三角形,长5毫米,宽4-5毫米,顶端钝,下唇长1.2-1.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长圆形,长7-10毫米,宽5-6毫米,顶端圆形。上雄蕊长约2.4厘米,着生于距花冠基部0.5毫米处,下雄蕊长约3厘米,着生于距花冠基部1毫米处,花丝疏被腺状柔毛,花药肾形,长约1.2毫米,药室顶端不汇合;退化雄蕊长约4毫米,着生于距花冠基部1毫米。花盘环状,高1.5毫米,雌蕊疏被腺状短柔毛,子房线状长圆形,长约2厘米,直径约1.8毫米,花柱短,长约3毫米,柱头2,近圆形,长0.4毫米。蒴果线状披针形,长6-6.8厘米,直径2-2.2毫米。花期6-7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00-1600m的山坡阴湿岩石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农语网 » 岩青菜

相关文章

公众号:南庭晚风

260172269

别墅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