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语网 » 百科资料 » 国宝中药 » 岩筋菜

岩筋菜

岩筋菜

岩筋菜,中药名。为岩梅科植物岩匙的全草。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活血通络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哮喘,跌打损伤。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岩筋菜
英文名称:yanjincai
拉丁学名:Berneuxia thibetica Decne.[Shortia thi-betica (Decne.)Franch.;Berneuxia yunnanensis Li]
别名:白奴花、岩菠菜、石莲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岩梅目
科:岩梅科
属:岩匙属
种:岩匙
药品摘录:中华本草
药材来源:为岩梅科植物岩匙的全草
性味归经:辛;性微温。
采收时间:夏、秋
产区分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采收储存

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食用方法

内服:煎汤

功效与作用

祛风散寒;止咳平喘;活血通络。主风寒感冒;咳嗽;哮喘;跌打损伤

名家论述

《四川常用中草药》:“散寒,平喘。治感冒风寒咳嗽,劳伤,吼喘,跌打损伤等症。”

入药部位

全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根状茎粗壮,木质,几直立,稍弯曲,褐色或暗褐色,直径3-4毫米,密被阔卵形鳞片,鳞片黑褐色,不透明,具纵脉,先端渐尖,,无毛;顶端发出5-10(-13)片成莲座状的叶丛。叶基生,革质,倒卵状匙形或椭圆状匙形,中部以上最宽,长3-10厘米,宽1.7-4厘米,先端钝,具凸尖头,向基部渐狭成楔形,并向下延于叶柄,无毛,上面深绿色,常具光泽,通常平滑,下面灰绿色或灰白色,全缘,反卷,侧脉2-4对,上面不明显或显著下陷,网状脉在上面有时可见;叶柄伸长,稍比叶片长或稍短,长短不规则。花葶长度往往等于叶或稍短于叶,花后伸长,有时可达23厘米,有花5-12朵,组成伞形状总状花序;花梗长3-11厘米,常红色,微具短柔毛,基部有1大苞片,中部有2小苞片,苞片对生或互生,几膜质,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7毫米;花白色,两性,整齐;萼片5,分离,阔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5毫米,先端钝或圆,淡红色,具9-11纵脉,全缘,宿存;花冠钟状,深5裂,裂片舌状或矩圆形,膜质,长9-10毫米,先端圆,全缘,花后脱落;雄蕊5,生于花冠基部,与裂片互生,花丝较宽,边缘膜质,下部微具髯毛,与花冠裂片等长或稍超过,花药近圆形,2室,深裂,每室纵裂成肾形;退化雄蕊5,短,膜质,舌状或长圆形,具髯毛,白色,与花冠裂片对生;子房扁球形,微被毛,3室,每室具多数胚珠,花柱单一,直立,圆柱形,不超过雄蕊(在果期伸长,长可达9毫米),柱头小,盘状,微浅3裂。蒴果圆球形,直径3毫米,包被于绿色革质的花萼内,室背开裂。花期4-6月;果实8-9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林下阴处。

性状鉴别

本品长20-25cm,根状茎暗褐色,直径3-4mm,稍弯曲,具黑褐色鳞片。莲座状基生叶具长柄,叶片倒卵状匙形或椭圆状匙形,长3-10cm,宽1.7-4cm,灰绿色,平滑无毛。伞形总状花序生于花葶顶端,多花,花白色,钟状,5深裂,裂片舌状或长圆形,雄蕊和退化雄蕊各5枚,子房被毛。蒴果球形。气微,味辛。以带根、叶片完整、色绿者为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农语网 » 岩筋菜

相关文章

公众号:南庭晚风

260172269

别墅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