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又名禹白附子、独角莲等,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白附子味辛,性温、有毒,归胃肝经。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等。外用治疗瘰疬痰核,毒蛇咬伤等。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贵州、西藏等地都有野生。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白附子
- 英文名称:baifuzi
- 拉丁学名:Tynhonium giganteum Engl.
- 别名:禹白附、牛奶白附、野半夏、野慈菇、鸡心白附、麻芋子
- 药品摘录:中华本草
- 药材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
- 性味归经:味辛;甘;性温;有毒。归胃;肝经
- 道地产区:禹州
- 产区分布:河南
禁忌与副作用
白附子品有毒,宜慎用。
阴虚阳盛,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
恶蜈蚣。
畏防风、甘草、黄芪、人参、乌韭、大豆、绿豆、乌韭、童溲、犀角。
忌豉汁、稷米。
采收储存
带根块茎作种的栽种当年可收获,不带根的要多种1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研末服0.5-1g,宜炮制后用。外用适量,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营养价值
白附子块茎含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内消旋肌醇、胆碱、尿嘧啶、琥珀酸、酷氨酸、缬氨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三亚油酸甘油酯、二棕榈酸甘油酯。并含白附子凝集素。
1、白附子含有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肌醇、粘液质、皂苷等,可以消除面部黑色素,对皮肤有增白作用,对痤疮、雀斑、皮疹等具有治疗和预防的效果。
2、白附子的有显著的去痰作用,其中含有的β-谷甾醇有镇咳祛痰的作用,但无平喘作用。
3、白附子可以治疗瘰疬痰核,可鲜品捣汁后外敷;亦可治疗毒蛇咬伤,可以磨汁内服并外用,亦可与其它清热解毒药物同用。
食用方法
白附子日常用量:2~5g,先炮制,再水煎服;
白附子也可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功效与作用
白附子可祛风痰、通经络、解毒镇痛。白附子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偏头痛、破伤风、毒蛇咬伤、瘰疬结核;
1、止痛白附子辛散温通,性锐上行,善于逐头面部的风痰。又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肝风夹痰上扰头痛、眩晕、偏正头痛等头面部诸多不适症状。
2、解毒散结白附子可以治疗瘰疬痰核,可鲜品捣汁后外敷;亦可治疗毒蛇咬伤,可以磨汁内服并外用,亦可与其它清热解毒药物同用。
3、祛痰解痉白附子辛温燥烈,善于祛风痰而解痉止搐,是治疗风痰证的常用药物,可以用来治疗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等症。
4、美白护肤白附子含有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肌醇、粘液质、皂苷等,可以消除面部黑色素,对皮肤有增白作用,对痤疮、雀斑、皮疹等具有治疗和预防的效果。
注意事项
血虚生风、内热生惊及孕妇禁服。
临床应用
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喎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症;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