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树生长季节,很多果农都是能多浇水就尽量多浇,且一直延续着大水漫灌的习惯。有的一亩地浇10多个小时,也有的把树盘打成畦,一次灌水几十厘米深。尤其在偏离村庄、电力供应不正常或水资源缺乏的地块,好不容易有浇水的机会,更是一次把果树灌饱。
其实,根从土壤里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水分,供给植物生活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需要的水分只是一少部分,绝大部分都变成水蒸气,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研究表明,果园土壤的田间持水量60%~80%最为适宜。直观的判定标准是20厘米深的土壤手捏成团、落地能散。维持这样的湿度,就不需要灌水。生草果园或覆盖果园之所以能减少浇水次数,就是因为地表植被长期维护了这一适宜湿度。
水分和空气是根系发育的两个重要因素,但它们之间又是一对矛盾。水多了,占据了土壤孔隙,空气就减少。土壤干旱,土壤中水分少了,空气就多。因此,果园浇水,不能仅仅考虑水分供应,还应当考虑要使土壤保持一定的含氧量。
综合考虑水在果树体内的作用以及水与土壤中空气的关系,可以肯定地说,大量灌水是一种违背科学的做法。全园大水漫灌有害无益,还浪费水资源。由此看来很多专家提倡建立施肥浇水带,每次只浇行间一部分或生长季节隔行浇水,是科学的。(黄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