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语网 » 农技学堂 » 病虫害 » 绿尾大蚕蛾-主要危害和防治方法

绿尾大蚕蛾-主要危害和防治方法

简介

绿尾天蚕蛾(学名:Actiasseleneningpoana)是鳞翅目大蚕蛾科的一种中大型蛾类,与宁波尾天蚕蛾十分相似。成虫体长32-38mm,翅展100-130mm。体粗大。成虫豆绿色,翅粉绿色,前后翅中央各有一椭圆形眼斑,外侧有1条黄褐色波纹,后翅尾状,特长,40mm左右。幼虫体黄绿色,体节近6角形,着生肉突状毛瘤,毛瘤上具白色刚毛和褐色短刺。胸足褐色,腹足棕褐色,上部具黑横带。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稍大便把全叶吃光,仅残留叶柄或粗脉。为害药用植物山茱萸、丹皮、杜仲等。此外还为害果树、林木等,是农业害虫。此种与宁波尾天蚕蛾的区别是分布在中国云南地区,而宁波尾天蚕蛾则广泛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

主要危害作物

危害桃、葡萄、苹果、枣、杜仲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2~38毫米,翅展100~130毫米;体粗大,体被白色絮状鳞毛而呈白色;头部两触角间有横带1条,触角黄褐色羽状;复眼大,球形黑色;胸背肩板前缘具暗紫色横带1条;翅淡青绿色,基部具白色絮状鳞毛,翅脉灰黄色较明显,缘毛浅黄色,前翅前缘具白、紫、棕黑3色组成的纵带l条,与胸部紫色横带相接,后翅臀角长尾状,长约40毫米,后翅尾角边缘具浅黄色鳞毛,有些个体略带紫色,前、后翅中部中室端各具椭圆形眼状斑1个,斑中部有一透明横带,从斑内侧向透明带依次由黑、白、红、黄四色构成,黄褐色外缘线不明显;腹面色浅,近褐色,足紫红色。卵扁圆形,直径约2毫米,初绿色,近孵化时褐色。幼虫体长80~100毫米,体粗壮、黄绿色,体被具白色细毛;体节近六角形,着生肉突状毛瘤,前胸5个,中后胸各8个,腹部每节6个,毛瘤上具白色刚毛和褐色短刺;中、后胸及第8腹节背上毛瘤大,顶黄基黑,其他处毛瘤端蓝色、基部棕黑色;第1~8腹节气门线上边赤褐色,下边黄色;体腹面黑色,臀板中央及臀足后缘具紫褐色斑;胸足褐色,腹足棕褐色,上部黑横带。蛹长40~45毫米,椭圆形,紫黑色,额区具一浅斑。茧长45~50毫米,椭圆形,丝质粗糙,灰褐至黄褐色。

防治方法

秋后至发芽前清除落叶、杂草,并摘除树上虫茧,集中处理;利用黑光灯诱蛾,并结合管理注意捕杀幼虫;此虫不需单独防治,结合其他害虫,使用药剂兼治即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农语网 » 绿尾大蚕蛾-主要危害和防治方法

相关文章

公众号:南庭晚风

260172269

别墅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