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
Citrus psylla
简介
柑橘木虱学名DiaphorinacitriKuwayama。属同翅目,木虱科。为害柑橘类、柠檬、九里香等。国内分布北限未过长江,最北采自浙江温岭、黄岩,江西永新、吉水,贵州赤水,四川西昌,南达台湾、海南及广东、广西、云南南境,东面临海,西向可至四川、云南,止于两省西侧。局部地方密度很高,对柑橘能造成毁灭性灾害。国外分布于日本、菲律宾、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及非洲、南美洲。
主要危害作物
柑橘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嫩芽和新梢,以成若虫在嫩芽、幼叶上吸食,引起嫩梢干枯、萎缩、新叶扭曲畸形。从若虫肛门排出的白色分泌物,含糖量高,易引起煤烟病,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柑橘木虱还是柑橘黄龙病的媒介昆虫。
发生因素
(1)发生世代:浙江南部一年发生6~7代,台湾、福建、广东、四川8~14代。(2)越冬及初次虫源:以成虫群集叶背越冬。全年可见各虫态。(3)
发生因素
①栽培因素。树冠稀疏,弱树发生较重。②天敌。寄生蜂19种,分别隶于姬小蜂科(2种)、跳小蜂科(9种)、榛小蜂科(1种)、金小蜂科(1种)和蚜小蜂科(6种)但其中只有2种,即营外寄生的柑橘木虱姬小蜂和营内寄生的柑橘木虱跳小蜂为初寄生蜂,其余17种均为重寄生蜂。上述19种均为柑橘木虱若虫的寄生蜂,都是单寄生。其他捕食性天敌常见的有虫斑月瓢虫、双带盘瓢虫、八斑和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亚非草蛉和大草蛉。还有蚂蚁、食蚜蝇、螳螂、盲螨、捕食性螨类和蜘蛛。寄生菌有蜡蚧头孢菌等。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约3mm。虫体青灰色,上有白粉。头部灰褐色,前端尖,复眼褐色或暗红色,单眼3个,红色。触角10节,末端分叉。前翅半透明,翅缘色较深,有黑褐色小点及斑块。后翅透明无色。足腿节粗壮,黑褐色,胫节淡黄色,跗节2节,末端具2个爪。雄虫浅绿色而带橙黄色,雌虫在产卵期为橘红色。(2)卵:长0.3mm,芒果形,初产时乳白色,逐渐变为橘黄色,孵化前变为橘红色。有显著光泽,散生或聚生。若虫:共5龄,扁椭圆形,背面稍突起,体呈鲜黄色,复眼红色。第2龄开始具有略透明、黄色的翅芽。第3龄开始体色为黄、褐色相杂。各龄若虫腹部周缘均有短蜡丝。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禁止将疫区柑橘苗木及其他芸香科寄主植物运到无虫区栽种。加强栽培管理,在同一果园内栽种单一品种,及时挖除衰老树、病树,控制肥水管理及人工摘除零星抽发新梢,使嫩梢抽发整齐,减少木虱繁殖。(2)药剂防治:柑橘树萌芽至芽长5cm时为防治适期。药剂有40%氧化乐果1000倍液;40%水胺硫磷1000倍液;40%喹硫磷1000~1500倍液;25%扑虱灵1500倍液;速扑洒杀800~1200倍液;50%马拉松乳油1000~2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500~2500倍液;40%乐果1500倍液(红橘、柠檬、乳橘等敏感品种避免使用);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20%氰戍菊酯乳油3000倍液;2.5%溴氰菊酯5~15ppm、洗衣粉300~500倍液;25%鱼藤精乳油500倍液;松脂合剂15~20倍液,对成虫、若虫均有较好效果。在广东8~9月为跳小蜂发生高峰期,尽量避免在此时期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