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长爪沙鼠属东蒙温旱型草原动物,主要栖息于干草原和荒漠草原。当这类环境被开垦后,土壤出现沙化,使它得以大量滋生,造成严重鼠害。在草原、荒漠草原中多栖息于锦鸡儿灌丛、丘间小平原、滩地、季节河道两岸。农田中则喜栖于田埂、撩荒地、农牧交界及田间疏林。村镇旁的小片地、院墙下、杂草丛生的场所也是其聚集之处。以植物的绿色部分和种子为食。喜食颗粒较大的种子,很少吃植物根部。在草原中大多采食一年生杂草及其种子。在农田中,春季盗食作物嫩芽,常造成小麦、莜麦、谷子等作物缺苗断垄;夏季多采食杂草和早熟的种子,很少为害庄稼;秋季将已成熟的粮食盗入洞中仓库,以备越冬。在中等密度下,每公顷约有20~40个洞系,可储粮75~200kg。在农业大幅度减产的年份,当地群众曾有过挖鼠粮度荒。在70年代,内蒙古某地从鼠洞中挖出的粮食竟可按当地人口平均分配到30kg。长爪沙鼠在贮粮时,对杂草籽如苍耳、猪毛菜、滨藜、籽蒿等也是它喜贮的种类。白天活动为主。出入洞的时间与日照长短、地温及天气有关。春季常在气温较高的时候为活动高峰。夏季则避炎热高温。风、雨、雪对其活动影响很大。据观察调查,连续17天的大风天气仅出洞14次,而晴朗的天气活动频繁,日累积出洞时间达6h。性多疑,出洞前先谨慎探望,确信无敌害时才出洞,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逃窜入洞。活动距离的半径达100m以上。交尾期的活动范围大为增加。有明显的占域和护域行为,如果钻入其他洞系的洞口就会被赶出。营群居生活。每一洞系内由一主雄、主雌与多只等级地位较低的鼠组成。洞系结构复杂,有4~20个向心排列的洞口和地下纵横交错的洞道组成。洞道先以45~60度斜坡向下,至距地面30cm左右转向与地面平行。窝巢位于最深处,距地面50~150cm。窝巢内垫有大量的杂草。除巢室外,洞内一般还有2~5个空窝,其中没有垫草。洞内仓库的数量不一,多则5、6个,少则2、3个。大的仓库可容7~8kg粮食。洞系表面无明显的土丘,各洞系间可比较清楚地分开。其洞口系数比较确定,在0.7~0.8之间(夏武平等,1982)。在夏季,沙鼠在洞系周围仅挖掘1~2个洞口及洞道简单的临时避难洞。在幼鼠与母鼠分居时.这些避难洞往往被幼鼠占据,并以此为基础,扩展成完整的洞系。在秋季,若田间的洞系被耕翻,沙鼠被迫迁移,也大多在避难洞的基础上扩建,但这类鼠存活率很低。
主要危害作物
主要为害大田作物,如小麦、莜麦、谷子、糜、黍、豆类等。
形态特征
成体体长100~125mm。尾长等于或略小于体长,尾端有深褐色毛束。耳圆,其长约为后足长1/3。眼大。四足趾端具弯锥形锐爪,足掌被细毛。体背沙黄色杂有黑毛,使其呈沙褐色。背毛毛基灰色,中间为黄色,毛尖稍带深褐色。体侧和颊部毛色较浅。腹毛污白色,毛基灰色,这是与子午沙鼠的重要区别。尾的背面与体背部毛色相同,仅有些或深或浅的变化。尾腹面沙黄色。爪黑褐色。头骨轮廓较宽,颧宽超过颅全长的1/2。鼻骨狭长,约占颅全长的l/3。眶上嵴不明显。额骨低平,顶间骨宽大,近卵圆形。听泡发达,两听泡前端接近。门齿孔狭长,向后几乎达到与臼齿平齐。门齿黄色,上门齿唇面有1条纵沟。臼齿咀嚼面平坦,珐琅质形成棱形齿环。M1有3个;M2有2个;M3为近圆形的齿环。成体臼齿具齿根,齿冠随年龄增长不断被磨损,老体的齿沟已高于齿槽。从齿沟的磨损程度即可判断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