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语网 » 农技学堂 » 病虫害 » 大蒜和蒜薹灰霉病-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大蒜和蒜薹灰霉病-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英文名:
Garlic and garlic sprout gray mold

简介

蒜薹上初呈黄色水浸状、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的病斑,上生灰霉状子实体,逐渐上下扩展,最终软化腐烂,以致蒜薹烂梢、烂基、断条。若用薄膜袋小包装,打开有强烈的霉味。

主要危害作物

病菌除为害大蒜和蒜薹外,还可为害大葱、洋葱。

危害症状

大蒜灰霉病棚室发生较多,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蒜苗叶两面生有褪绿小白点,扩展后成为沿脉扩展的长形或梭形斑,大小0.5~3毫米,一般从叶尖向下扩展,致多数叶片一半枯黄,湿度大时,密生较厚的灰色绒霉层,致叶片变褐或呈水渍状腐烂。蒜苔灰霉病是许多大、中城市蔬菜冷库的毁灭性病害,蒜苔入库后3~4个月即见发病。蒜苔腐烂并长出灰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BotrytissquamosaWalker称葱鳞葡萄孢和BotrytisacladaFresen=B.AlliiMunn称葱腐葡萄孢,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两种病菌同属不同种。B.Squamosa菌丝无色透明,有隔,分生孢子梗在寄主叶内伸出,直立,单生、丛生或散生,有的弯曲,孢梗下部多呈褐色,上部淡褐色,具隔膜1~10个,基部表面具疣点状物,孢梗分隔处常有无色瘤状突起,似分枝初始;孢梗长330~1150×11~20微米;分生孢子成熟后即脱落,梗顶生环折状皱缩纹,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卵形至椭圆形或长圆形、大小11.25~27.5×11.25~15.5微米。镜检时发现该菌成熟和未成熟孢子大小差异较大。B.Allii分生孢子梗从寄主病组织伸出,分枝末端膨大;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6~16×4~8微米,孢子成熟脱落后,产孢短枝萎缩,在主轴上留有痕迹,主轴又生短分枝继续产孢。小分生孢子直径3微米。菌核生在病组织内或表面,直径l~5毫米。两菌生理特性基本相似。菌丝生长适温17~22℃,生长温限0~32℃,分生孢子萌发适温12~22℃。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适宜pH4~5,光线能刺激菌丝生长,光照与黑暗交替利于B.Allii分生孢子形成。分生孢子喜欢在高湿条件下或水滴中萌发。温度升高产出菌核,27℃产生最多,并以此茵核越夏。只要有菌源,病情不断加重。

发生因素

大蒜灰霉病在田间主要靠病原菌的无性繁殖体,即病叶上的灰霉传播蔓延。每次收蒜都会把病菌散落于土表,致新生叶染病。蒜苔灰霉病主要在蒜苔收获后,靠潜伏在植株上的菌丝体、菌核,在贮藏低温条件下引起发病,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从伤口或枯死部位侵入,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贮藏窖或贮藏库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2)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防止病菌蔓延。(3)适时通风降湿,是防治该病的关键。通风量要据蒜长势确定,外温低,通风要小或延迟,严防扫地风。(4)培育壮苗,多施有机肥,及时追肥、浇水、除草。(5)露地大蒜发病初期喷洒50%普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0%多菌灵硫磺胶悬剂800~1000倍液、50%灭病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6)棚室栽培大蒜也可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在发病始期开始施用特克多烟剂,每100立方米用量50克(1片)或15%腐霉利(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667m2250克熏1夜,隔7~8天1次,也可于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或10%灭克粉尘剂,667m2lkg,隔9天1次,视病情注意与其他杀菌剂轮换交替使用。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7)防治蒜苔灰霉病贮藏温度控制在0~12℃,湿度80%以下。及时通风排湿。必要时喷洒45%特克多悬浮剂3000倍液或65%抗霉灵(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为减少窖内湿度,最好选用45%特克多烟雾剂,具体方法参见大蒜灰霉病。(8)用保鲜灵烟剂熏烟。在蒜薹入库上架预冷时,在冷库通道中,将烟剂均匀布点,以2000立方米的冷库为例,布10一15个点,每个点放置0.7~lkg,将其垒成塔形,然后点燃最上面的一块,让其自行冒烟(点燃时此烟剂不冒明火安全可靠),点毕、将冷库关闭4~5小时后,开启风机。同时根据贮藏要求,将蒜薹分别放入硅窗袋中,按常规进行贮藏、管理。若是处理大帐,也只需将烟剂放在大帐里(远离塑料帐),点燃后,轻轻拍打塑料帐,使烟雾均匀分布于空间,其余均按常规操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农语网 » 大蒜和蒜薹灰霉病-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相关文章

公众号:南庭晚风

260172269

别墅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