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语网 » 农技学堂 » 病虫害 » 蕹菜(旋花白锈菌)白锈病-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蕹菜(旋花白锈菌)白锈病-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英文名:
Water spinach white rust

简介

蕹菜白锈病是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生产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蕹菜白锈病由最初零星的发生发展成为危害蕹菜生产的主要病害,发病面积和为害程度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对蕹菜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主要危害作物

蕹菜

危害症状

蕹菜白锈病除在叶面上产生常见的白色疱斑外,在植株上部病茎和病株根部或茎基部形成肿瘤,肿瘤内充满卵孢子和孢子囊。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我国有二种,除Albugoipomoeae—aquaticaeSawada外,据福建、浙江报道Albugoipomoeae—panduranae(Schw.)Swingle称旋花白锈,也是该病病原,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该菌是福建、浙江等省蕹菜白锈病的优势种。孢囊梗棍棒状,顶部较大,楔足明显,大小20~78×8~27微米;孢子囊短圆筒形或近球形,无色,中央膜稍厚,大小12.5~24.3×12.5~21.6微米;卵孢子淡黄色至暗褐色,平滑或成熟时外壁具瘤状突起,大小35~51.4×31.3~42.7微米,藏卵器无色,散生或群生,大小46~61×41~52微米。

发生因素

蕹菜收获时,含有卵孢子的病组织及随健株售出后,不能食用的根茎又混在垃圾中,施到菜地里,病菌则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每667m2带菌量7625万个,此外,每检测20克蕹菜种子,带菌量63.5个。经试验早期形成的卵孢子当年即可萌发,存放1年的发芽率最高,存放2年的也有侵染力,但大部分已解体,孢子囊靠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生产上在卵孢子和孢子囊同时作用条件下发病重。孢子囊在有水滴条件下,萌发适温20~35℃,25~30℃最适,15℃萌发率低,高于40℃则不能萌发,离体孢子囊在16~17.3℃时,能存活4~5天,在25.6~27.3℃时,只能存活1~2天。生产上子叶出土至真叶刚露时,子叶易染病,当长出1~2片真叶后,子叶抗性明显增加,第二真叶长成后,病菌难于侵入子叶,对真叶该菌只能侵染上部1~2片未充分长成的嫩叶和芽,成熟老叶几乎不染病。生产上5月下旬开始发病,旬均温25℃左右始见发病,7~9月高温季节进入发病盛期,9月气温下降扩展缓慢。24.3℃潜育期9天,27.5℃为6天,在发病季节或反季节栽培时,如遇连续几天降雨,尤其是台风暴雨袭击后发病重。有时在干旱年分或地块,连种数茬,病菌数量大,地势低洼或在水田及浮水栽培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1)选用大鸡白、大鸡黄、大鸡青、剑叶、丝蕹等耐风雨品种。(2)收获时清除病残体,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勤施追肥,在早晨浇水,以利蕹菜生长,可减轻发病。(3)种子处理,现已明确卵孢子附在种子表面,采用种子重量0.3%的35%甲霜灵拌种。(4)该病仅局限于侵染旋花科蔬菜,经过2~3年轮作,防病效果好。(5)注意田间排渍,疏株通风。(6)在发病初期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三乙膦酸铝(霜疫灵)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施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农语网 » 蕹菜(旋花白锈菌)白锈病-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相关文章

公众号:南庭晚风

260172269

别墅装修